好120健康网-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服务平台! VIP快审
首页 > 医院大全 >上海
  •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 更新日期:2024.06.10 22:07
  • 医院电话:暂无
  • 医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81号
  • 医院性质:/其他
  • 所在城市:上海
  • 医院介绍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又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地处上海市东北区域,位于滨江新区宝山区的中心城区。经过八十年的不懈努力,已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具有西医优势、中医特色、中西医并重的非营利性三级甲等医疗机构。  寻根溯源,致敬过往——历史沿革篇  宝山医院始建于1937年,地处宝山中心城区,几易其名、几度迁址,先后协助、参与建设了区内罗店卫生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区中医医院和仁和医院。  在上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1962年定址于友谊路181号。1995年1月,晋升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8年,宝山医院与区中医医院合并委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管理,在周华院长的带领下开始创建三级医院。2012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确认,成为宝山区第一家区属三级医院。  致敬过往,宝山医院在八十年的探索与积蕴中求精图强。医院名医荟萃,先后汇集了诸如黄肖功、陈冠玉、徐守如、李繁荣、金龙标、卢士南、李海生、杜昌华、方宗棠、李庆麟、陆豪、邬福昶、肖燕倩、张连东等着名医学人才。在医学上创出了多个国内、市内、区内第一。如:中国第一台视网膜电图仪、第一台视觉信息程控系统检查记录装置;儿科创建了上海市第一个全息诊断室;外科成功完成了区内首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放射科在区内第一个启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开展第一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  不忘初心,开拓创新——发展现状篇  历经时代洗礼的宝山医院,遵循“以人为本、以德济世、中西合璧、科教兴院”的办院宗旨,始终以促进医院建设和提升职工素质为发展目标,营造砥砺睿思、学术精进的舞台,构筑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为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医院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底,宝山医院和宝山区中医医院合并后,经过九年“软”“硬”件提升建设,医院无论从规模、体量还是功能和服务上都有了全新的发展和提高。医院现有职工1025人;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医院开设临床专病专科47个、医技科室11个,病区17个,实际开放床位721张。各项服务指标持续优化,年诊疗病人144万余人次,住院3.3万余人次,手术1.5万台,平均住院日6.59天。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2年底,宝山医院成功创建成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后,迎来发展的新时代。先后建设成为全国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预防保健能力建设单位,第一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重点单位,上海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上海市“传统医学示范中心”,上海市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科示范单位,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首批教学基地,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还牵头建立了曙光宝山医疗联合体,创立宝山区“治未病”服务联盟,帮助结对援建单位——云南南涧县人民医院成功晋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作为区内中医药治疗、传承、发展的龙头单位,正朝着综合性、科研型特色明显的三级医院道路上健康发展。  民瘼系心无私奉献。广大“宝医人”秉承医者仁心的初心,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咏唱了一曲曲医患和谐的动人乐章。从建院初的戒烟、戒毒,到50年代初期的“新接生法”推行、血吸虫病防治,到2003年“非典”、2008年手足口病、2009年H1N1、2017年H7N9诊治;从个体医疗、群体救治到宝山区内、上海市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再到抗美援朝,唐山、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医疗救助;从对区内下级医院的技术指导、常年送医上岛到国内外援疆、援滇、援藏、援摩等医疗援助。目前,医院还常年承担着较多社会公共卫生和政府实事项目。  医院文化蕴藉隽永。一代代宝医人艰辛创业,积蓄了丰厚的医院文化底蕴。尤其是2008年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确立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以来,医院以实施“中医药文化发展战略”为抓手,高点定位、统筹规划文化建设。曙光医院托管后,百年曙光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海派中医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敬业、厚德的宝医文化,两者融合取其优,以自己特定的方式蕴育、培养、积淀成具有中西医结合文化特色的“中西合璧,追求卓越”医院核心价值体系。  医院围绕五方面夯实文化底蕴:创新管理机制、塑立价值观念、规范医疗服务、着力硬件改善,挖掘创新亮点,品牌文化助推持续发展。  优质服务赢得美誉。近年来,医院设施设备全面更新,打造全新的便民、利民服务流程,还开设了胸痛中心、膝关节病中心、脑卒中中心、急诊“六位一体化”等多学科围绕患者服务的专病中心建设。在上海市卫生系统开展的“万人问卷”满意度调查中,医院多次名列前茅。  党建行风聚力发展。宝山医院党委坚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紧密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党员理想信念、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成效建设。已连续开展八年的“清廉医德、和谐良方”活动荣获宝山区首届廉政文化建设特色项目荣誉称号。  青蓝相继,扬帆远航——学科人才篇  宝山医院从最初仅有3人的诊疗站,在政府关心、支持下逐步发展成为区内卫生行业的领跑者,历经曲折演进,凝聚几代宝医人的辛苦和付出。  学科建设积厚流光。80年来,宝山医院的学科建设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上海市卫生局于1966年分配了6位“留种”医师到宝山医院,这批骨干医师后来分别成为内科、儿科、眼科、口腔科、放射科、五官科等专科的中流砥柱。其中就有眼科专家李海生教授、妇产科专家李繁荣主任、口腔科专家卢士南等;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期,医院以超前开放的胆识大力引进市内、外优秀人才,先后引进内、外、妇、儿、麻醉、病理、超声、放射等多个科室主任;第三阶段是曙光医院托管以后,更是别具一格引进、培育学科带头人。  眼科在李海生教授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由第二阶段学科带头人陆豪主任带领,自1995年开始,已开展连续四轮上海市重点专科建设,成为上海滨江新城综合性眼病诊治中心,在上海同级医院眼科中处于领先地位。李海生主任也荣获了多项国家级、市级荣誉和奖项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陆豪主任当选为区人大副主任。  医院妇产科早在1950年就担负起对全县乡村接生员的培训职责,当时的妇幼保健负责人郭韵玉走街串户推行新法助产,全县取消了“稳婆”老法接生。先后荣获过两次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的李繁荣主任更是将毕生的才华和精力倾注给了宝山医院,奉献给了宝山卫生事业。后来,在方健、赵艳两位主任的精心耕耘下,妇产科体量、业务量、服务能力均在区内领先。  医院儿科目前是新华儿科联合体成员单位,入围上海市第一批综合医院儿科示范门急诊项目建设,年服务患儿15万人次。  医院现有眼科、肛肠科、急诊科、儿科等上海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中医临床重点学科、中医优势专科等特色专科,有宝山区临床重点学科、微创特色专科、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等若干医术精湛的重点专科。专科建设呈现勃勃生机,建立了一批在区域内外具有学术引领作用的重点专科团队。  创新包容人才济济。宝山医院一直将“人才强院”作为发展战略,近年来推出了诸多人才建设的“宝山处方”:“一山二虎”方,即学科的双主任,主攻不同方向,在合作中相互激励;“中西合璧”方,同学科既有学西医出身的主任,又有学中医出身的学科带头人;“关闭天窗”方,引进区内空白专科的高级人才,扶持年轻专科发展,填补区内短板。还有“他为我用”方、“唯才是用”方、“荣誉主任”方……使人才梯队逐步健全,结构日趋优化。从2009年至今,共引进学科带头人15名。医院现有高级职称106人,博、硕士161人,入围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3人、市级人才培养计划10人、宝山区拔尖人才19人、青年尖子4人、德技双馨名医12人。  薪火传馨,厚积薄发——科研教学篇  宝山医院的科研传承始至建院之初,八十年来,每一代宝医人都以在临床和科研上的突破作为自己的追求。  科研创新精勤不倦。早在1953年,当时的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就组建了宝山县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组,由陆兴道、邵志良等负责,历时两年半,于1955年秋完成了全县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报告,得到上海市卫生局的高度重视,并向全市推广。70年代初,医院眼科就誉享全国,时任眼科主任李海生带领眼科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应用于眼科临床的视网膜电图仪,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大会成果奖。1981年,眼科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视觉信息程控系统检查记录装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二级成果奖。  发展中的宝山医院,以“科教兴院”,推出系列扶持、激励举措,各科室、每位“宝医人”积极参与科研创新。近年来,医院共获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863”计划1项、市级科研课题31项、上海市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5项、吴阶平科研基金4项、上海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5项、区级科研课题89项;获上海市科研成果70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2090篇,其中SCI论文39篇;主编或参与编纂专着、科普读物等20部;专利(含发明专利)20项。  薪火传承融中汇西。宝山医院教学带教历史悠久,20世纪60年代末,医院就开始成为当时驻防上海的第七军医大学的实习基地,还是培养全区下级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基地;90年代初,先后接受了江湾卫校、宝山卫校、安徽铜陵医学院、江西上饶医学院等7所卫生院校的带教任务。现在医院的带教任务更是日益增多,带教培养人员的辐射地域也越来越广,有来自西藏、新疆、云南,甚至泰国的在读医学生或在职医务人员。医院相继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检验系实习基地,上海市中医住院医师规培基地;所带教学生的层次也不断提高,有护理系本科生、医疗硕士、博士研究生,2014年开始共接受82位规培生。全院共有57名带教老师参加国家级、市级规培师资培训,并取得资格。  宝山医院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医药传统特色。早在1951年,医院建院之初就有中医医师2名;1965年单独开设了中医科;1985年,提升为宝山县中医门诊部后独立成为宝山区中医医院;2008年底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  愿景如画,再谱新篇——登高展望篇  八十年来,宝山医院从弹丸方寸的诊疗站发展到“软硬”兼备、“内外”兼修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8年,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后,作为区内中医龙头单位,宝山医院牵头建设曙光宝山中医联合体,将中医药诊疗的传承发展辐射至区内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业务培训、双向转诊、中医药文化理念、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实效。为宝山210万常驻人口、乃至上海市北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医院已连续20年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今年成功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医院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荣誉29项,市级荣誉41项,市局级荣誉159项,区级荣誉223项,区局级荣誉486项,宝医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内涵。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未来的日子里,医院将继续遵循“以人为本、以德济世、中西合璧、科学兴院”的办院宗旨,薪火传递,思行致远,追求卓越,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逐梦前行,把医院办成中西医俱佳,造福宝山、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人民满意的医院。

网站说明:

于2024.06.10发布于本站,并永久归类上海分类中,主要是介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等相关内容的网站,本站只是硬性分析 "" 的网站价值及网站可信度,包括Alexa排名、流量估计、网站外链、域名年龄等。网站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是否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促进作用。"" 的价值还取决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以网站的流量或收入多少来衡量站点价值当然不够准确。本站提供的基础数据可为您能准确评估网站价值做参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s://www.hao120.cc/yiyuan/41361.html

相关医院:

版权声明:

1、本文内容转载于或会员发布,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时该网站内容都正常,如失效,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处理。

3、本站仅提供网站的信息展示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好120健康网 WWW.HAO120.CC 皖ICP备19001157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