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繁忙的街头,文景身穿黄色工服,步履蹒跚地穿梭于楼宇之间。她是一位30岁的先天性脑瘫患者,也是一名坚持送外卖7年的骑手。从最初面对异样眼光时的拘谨,到如今熟练驾驭外卖车,文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尊严。
文景说:“我和大家没什么不同,只是我的脚步稍微慢一些。”她的工作背景音是食物与热油接触的滋啦声、电瓶车急停的刹车声以及手机里清脆的来单提醒音。尽管4月中旬这天是休息日,文景还是决定出门跑几单。“现在是淡季,每天只有30多单,我想多赚点钱。”瘦小的她歪着头扣头盔,尝试了三次才系好卡扣。接单时,她需要用右手握紧手机,左手滑动屏幕。
杭州东站附近的佰富时代中心是文景的主要活动区域。街道一侧有许多餐饮店,不同颜色的外卖车聚集在店面门口。文景笑着说,这里的商家和骑手她都认识。她在车座上套了粉色的小熊座套,这是她换的第七辆电动车。“我基本上用一年或者不到就要换新的。”她指了指自己磨损严重的鞋子,由于平衡性差,停车时经常摔倒。
十几年前,文景跟随母亲来到杭州。打字员、保洁员、文员、仓库管理员这些工作都对她关上了门。于是她开始送外卖,第一单用了将近四十分钟,赚了五块钱。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有价值。
成为外卖员的七年里,文景收到过差评,但温暖的时刻更多。有一次送餐时不小心把外卖弄洒了,顾客反而安慰她“没事还能吃,你很棒”。正是这些温暖让文景越来越有信心。
工作间隙,文景会听儿子的语音留言。儿子在丈夫老家读书,她希望孩子在那里能接触到更多朋友,接受更好的照顾。文景现在的目标是多赚些钱,希望延长自力更生的时间。“我想成为让孩子引以为傲的妈妈。”
今年年初,文景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网友建议她去摆摊,但她觉得不如送外卖安稳。她记得五年前的一个夏天,跑了70单外卖,其中有28单需要爬六楼及以上楼层配送。她认为,这些经历塑造了现在的自己。
阳光下,文景娴熟地坐上电动车,向下一个目的地飞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