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120健康网-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服务平台! VIP快审
首页 >肛肠外科

内痔

提交网站
  • 治疗方法:
  • 传染方式:
  • 就诊科室:肛肠外科
  • 易感人群:
  • 人气指数:
  • 更新日期:2024.09.21 23:01
  • 疾病介绍

内痔是位于肛门齿线以上,截石位于3、7、11点处,无肛管皮肤所覆盖由粘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根据内痔组织的病理变化不同,分为三型:1.血管肿型2.纤维化型3.静脉曲张型。内痔应以预防为主。

痔疮的英文名为haemorrhoids和Piles。前者出自希腊文haimorrhois,意思是出血,着重强调大多数痔疮的主要症状是出血,但有些类型的痔疮并无出血症状,所以它并不适用于各型痔疮。后者Piles来自拉丁文,意思是球。由于每一种痔疮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肿胀,因此Piles更适合各型痔疮。在一般医学文献,前者指有症状的痔疮,后者泛指所有痔核。

1.注射疗法的沿革:正确运用注射疗法,可以取得极好的疗效。但注射疗法使用初期却遭到反对。1869年,爱尔兰都柏林的morgan首先采用注射疗法,他采用硫酸亚铁溶液注射治疗痔核。1871年mitchell采用此疗法(一份石碳酸、十二份橄榄油)注射治疗数百例病人,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此方法是将药液注射到痔本身。1928年,Blanchard描述了由Albright首创的方法,即将药液注入痔上方,注射液采用5%石碳酸杏仁油,剂量为3~5ml,并被广泛接受。在美国则采用Bacon(1949)和Jurell(1959)所描述的将奎宁和盐酸尿素的混合液注入痔体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其原理认为注射治疗内痔的目的是消肿和产生血管内血栓形成,但证据不足。其原因是注射时只能将针尖注入痔核内静脉间,而无法注入静脉内,因为注射回吸时难以抽到回血。再者,若真的能将针尖注入静脉内,则十分危险,因为有可能导致门静脉的栓塞。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将药物注入富含痔静脉的粘膜下网状组织,产生炎症反应。Dukes(1924)和Pruitt(1931)已证实其组织学特征。他们采用10%~20%石碳酸甘油注射液注入痔核,之后切除内痔核,观察不同阶段的组织学特征。他们发现注射后24小时内产生由于淋巴细胞、红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所导致的明显的水肿。此浸润经常围绕于血管周围,在随后几天内,他们还观察到成纤维细胞繁殖。在此阶段特别提出的是无血管内血栓形成。但在注射后第五天出现血管堵塞。Graham~stewart(1962)重新观察了粘膜下注入坏死剂的组织学变化。他亦证明了在注射早期无任何血管纤维化和血栓形成。临床上,注射后2~3周注射部位纤维化明显。Dukes(1924)认为其具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①包裹和压迫粘膜下的静脉和动脉,阻断和减少局部血液供应。②纤维化可能增强痔核固定,减轻或消除脱出。目前,欧美的外科医生多采用痔蒂部注射法治疗痔疮。即将大量的低浓度的石碳酸液注入痔核上,以形成粘膜下肛管直肠环水平的致密的纤维屏障,并已发现此种方法较注入痔核本身疗效好。他们认为注射疗法主要用于治疗便血。痔核较大且纤维化脱出,无便血或便血轻度者,注射疗法效果不佳。

2、扩肛疗法的沿革:扩肛疗法起始于1885年。1919年miles提出肛管狭窄学说。认为痔核系静脉充血,肛门纤维性狭窄所致。提出痔的发生与肛门狭窄有关。因此介绍了扩肛疗法。通过扩肛而解除肛管的狭窄,减轻或消除肛门内血管衬垫充血、阻塞和下降,恢复肛管直肠的正常功能,治愈内痔。曾有临床报道:1925年Hancock对照测量肛管压力,发现痔核组为93.6cmH2O,无痔核组为66.8cmH2O,经扩肛术,压力可降到60cmH2O。证实了痔核与肛管压力有关。他用扩肛疗法治疗53例病人,47例达到临床满意的效果。Hood报道在全麻下治疗23例病人,扩肛至6指,维持10分钟。术后每天扩肛一次约一周,30%术后无症状。1977年第二军医大学在局麻下行扩肛术治疗166例,90%获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对便血、疼痛及脱垂有较好的疗效,对环状混合痔伴绞窄者也有效。

3、降温疗法:1977年伊腾三则创用此疗法,其原理是冷却肛门会造成局部血流增加和血管收缩作用,改善肛门局部血运,治疗痔疮。

4、结扎法:结扎法是指以丝线或肠线结扎于痔核的基底部,机械性阻断痔核的血液供应,产生缺血性坏死,继发痔核脱落而愈合,由此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国外对此法的应用始于中世纪。但由于古代对麻醉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并且其结扎部位多在肛门局部有疼痛区,故患者疼痛剧烈,因而此法未被广泛推广。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此法的不断研究,结扎方法逐步改进,常用的术式是结扎切除法。

5、红外线凝结治疗法:1985年John.J.O'Connor等用光凝固器发射的短暂红外线治疗内痔,取得一定的效果。John.J.O'Connor等报道采用红外线凝固器治疗痔疮。

内痔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几千年来,中医对此病论述颇丰。从病因、病机到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痔疮的治疗提供了丰富的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221年)就有"痔"、"瘘"等肛肠疾病的名称记载,以及药物治疗经验。《黄帝内经》中有"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之说,提出了痔疮的病因。以后历代医家不断完善。

中医治疗内痔具有悠久的历史。《图书集成》记载有"枯痔法"、"挂线法"、"结扎法"、"内服法"、"熏洗法"等各种治疗方法。

1、枯痔疗法:枯痔疗法是中医治疗内痔的一种外治法。《魏氏家藏方》中已有记载。明·楼类《医学纲目》中有:"凡痔用周先生枯痔药,早晨一次,日午一次,洗去旧药,申时又洗去再上一次,如要急安,至半夜子时再上一次,至次日,且看痔头,见如石坚,至七、八日便住。更不须上枯药,且待自然如萝卜根,乃脱出也。"

2、枯痔钉疗法:早在明代《外科正宗》就有枯痔钉疗法治疗痔疮的记载,为中医治疗痔疮的一种传统方法。

版权声明:

1、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2、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会员发布,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3、本站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4、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标题:内痔;本文地址:https://www.hao120.cc/jibing/112565.html

疾病标签:
    内痔,内痔的症状,内痔治疗方法,内痔的病因,内痔吃什么药
相关疾病
  • 直肠内套叠

    直肠内套叠(intrarectal invaginate)是指在排便过程中近侧直肠全层或单纯黏膜层折入远侧肠腔或肛管内,不超过外缘者。又称直肠内脱垂、隐性直肠脱垂或不完全性直肠脱垂等。...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肛门直肠畸形是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种类繁多,病理复杂,不仅肛门直肠本身发育缺陷,肛门周围肌肉—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神经系统改...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皮肤、眼睛,肛管为第3位,一般认为该肿瘤来自交界痔的成黑色素细胞,多数可产生黑色素,少数可不产生,但癌细胞仍呈多巴阴性反应,两者的预后基本相同...

  • 会阴下降综合征

    会阴下降综合征(descending perineum syndrome,DPS)是一种盆底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肌肉变性、功能障碍,患者在安静状态下会阴位置较低,或在用力排便时,会阴下降...

  • 肠绦虫病

    肠绦虫病系由寄生在肠道内幼绦虫所引起的疾病。我国所见主要是牛肉绦虫病与猪肉绦虫病。临床表现:半数病人常有上腹隐痛,少数可有消瘦、乏力、食欲亢进等,偶有神经过敏、...

  • 婴幼儿脐疝

    肠管自脐环脱出称为脐疝(umbilical hernia)。婴幼儿脐疝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该病逐渐减少。大多数可在2岁内自愈。...

上一篇:肛廔 下一篇:直肠癌
好120健康网 WWW.HAO120.CC 皖ICP备19001157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