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120健康导航-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服务平台! VIP快审
首页 新闻资讯 名人大全

易中天

时间:2017-03-11 14:48 来源:未知 作者:分类目录网 人气:
【导读】:易中天,中国知名作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教授,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致敬作家。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 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他长期从事文...
易中天 易中天,中国知名作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教授,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致敬作家。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 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曾在央视百家讲 坛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而《易中天品三国》更是引发收视热潮。2013年宣布写作36卷《易中天中华史》,2013年 12月5日,荣获第八届作家富豪榜最佳历史书,引发各界关注。姓 名:易中天别 名:易中天职 业:作家、教育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身 高:暂无 体 重:暂无星 座:水瓶座血 型:B型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出生日期:1947年2月8日(丁亥年)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人物经历 194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6岁随其父易庭源来到湖北武汉,并在武汉开始接受教育,在武汉度过小学、初中、高中时期,后来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到新疆支青数年。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专业。
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 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以人讲事,以事说人,从中透析历史事件的本质并点说普遍的人性。易中天以现 代的口吻幽默讲述,并能旁征博引《三国志》和其他野史,有理有据,且谈吐不凡热情四溢。其独特的普通话语调也成为很多人模仿的对象。
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一举成名。
2007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书《帝国的终结》,同年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引发广泛关注。2008年,与《百家讲坛》再度携手合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2010年被环球日报推为与郎咸平、韩寒、戴旭、时寒冰、牛刀、袁腾飞等人为中国十大直言君子。
易中天先生对当代人影响最大的便是《品三国》,他以独特的见解和思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不同于过去观念上的人物,摆脱了人们传统平庸的认识。他最大的魅力不仅在于此;他新颖的见解在学术界乃至当今不同年龄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重要事件
2013年隐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易中天中华史》。
2013年3月起每周四晚,与李蕾搭档主持一档民生文化访谈节目《一起聊聊》。易中天全新亮相,易式主持自成一派。
人物年表
1947年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6岁时随父母亲从长沙迁居武汉,先后在武汉阅马场小学、华师一附中分别度过小学和中学时光。
1965年高中毕业的易中天受苏联小说《勇敢》的影响,自愿报名支援新疆,从那时起,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五O团工作、生活了10年。
1975年~1978年在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任教。
1978年适逢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易中天经过3个月的备考,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于著名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宋诗词专家胡国瑞。
1981 年易中天从武汉大学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按照当时的规定,易中天必须回原单位——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工作,经导师胡国瑞向当时的武汉大学校长 刘道玉力荐, 提出人才难得,要求挽留,刘道玉随即找当时的教育部部长,明确要求破格留任易中天,于是通过校方、教育部与新疆自治区政府的协商,刘道玉答应以当年分配5 个本科毕业生到新疆作为把易中天留下的交换条件,最终由教育部专门下文批准,易中天才得以留在武汉大学任教。留校不到一年,易中天被提拔为武汉大学中文系 副主任。由于体制原因,易中天在武汉大学任教的十年时间里,尽管受到学生的欢迎,但迟迟评不上副教授,科研经费申请困难重重,一家人也常年蜗居在面积仅 10平米的简陋住房内,迫于学术发展及生活压力的考虑,只能先这样了。
1991年易中天选择了离开武大,去了厦门大学。易中天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并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2005年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著作《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
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一举成名。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
2006年5月22日,他的《品读三国》书稿在北京举行了无底价竞标。
2007年12月,在上海出版了新书《帝国的终结》,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
和百家讲坛再度携手合作,录制播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共36集,分成《实话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前因后果》、《继往开来》六个部分,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为重点。以飨观众朋友、读者和他的‘易酚’即‘粉丝’们。
2010年3月,写书《书生傻气》。
2012年11月20日,厦门大学EMBA2012级深圳班开学,著名学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厦门大学EMBA特聘教授易中天为学员们讲授《市场经济与中西文化》。
2013年,潜心创作《易中天中华史》,5月《易中天中华史:祖先》《易中天中华史:国家》率先上市。

年轻时的易中天
1965年,易中天高中毕业后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他一呆就是13年。他的学生说,易中天对于他在新疆的生活曾说过一句话:在那个曾经被诗意描述过的地方,我明白了生活不是诗。
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的一个军垦农场,年轻的易中天在那里当军垦战士。之后,很幸运他碰上了一次招工的机会,进入乌鲁木齐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子弟学 校任中学老师。这段经历中各种情节,被易中天称为完全可以写一篇《胜利大逃亡》的小说。在那个不可以随便跳槽的年代,他从农场到工厂,几乎是用逃 才离开的。艰苦也很能锻炼人,易中天用这句话概括了那段时光。
超越自我
易中天当语文老师 时,老师和学生都公认他是教得最好的,可他的工资却是最少的,为什么?他没读过大学。他想到了去 考研究生。为什么不考本科呢?不行,因为他带的是高中毕业班,不能和学生一起考大学呀。他想,直接考研吧,考不上还有个说头。于是,易中天成了武汉大学文 学院文革后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
人生转折
1978年,易中天以同等学历考取了武汉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武大三年的学习生活是易中天人 生的转折。易中天不属于那种埋头苦读的学生,课堂上也是一个好动分子,下课后更不闲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理科(当时武大还没有工科),几乎听遍了 所有的讲座。广交朋友,也多长见识。易中天就是在那样的氛围里一步步让思想趋于开阔、理性和成熟的。
毕业时,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说:人才难得,坚持要把易中天留下来。为此还惊动了当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蒋南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最后,教育部专门为易中天的毕业分配下了一个文件。于是,易中天留校任教,直到1992年赴厦门大学中文系。
玩转历史
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都是易中天研究的领域。
易中天的伯父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与翦伯赞等著名的历史学家是同班同学。易中天从小就耳濡目染,
对历史颇感兴趣。这正是易中天成功的原因。
开始中央电视台的编辑请他上《百家讲坛》,他并没有当回事,可是从2005年9月份开始,他就基本没有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一年半讲座比搞多年的学术研究都要 辛苦。学校的讲坛,面对的都是经过考试后本学科的硕士生,而《百家讲坛》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观众,他们拿着遥控器,两只眼睛瞪着你,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在 谈些什么呢?为了吸引他们,易中天规定自己在5分钟内设计一个悬念,在那里自编、自导、自演独角戏。讲坛与论坛一字之差,意义不同。讲坛是传播,论坛是学 者发表学术之地。而传播历史,不可能没有评价,但要研究,要体现出方法来,作为一个历史讲解者,无法避免地要在书中渗透本人对历史的评价。为了杜绝自己的 历史观出现偏颇,他在写《品三国》(下)时,重读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
拒品三国
2005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人物风云,他独辟蹊径、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声 情并茂的表演,巧妙地运用通俗的语言,塑造出了刘邦、韩信、晁错、袁盎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平常的一段历史从他口中出来俨 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 精练流畅。掀起民间汉风热潮。《汉代风云人物》也由此成为《百家讲坛》中的一档超人气节目。
易中天与百家讲坛
例如:那段韩信投项羽无所知名后改投刘邦,在军中当接待,因违反军纪险些被杀一段: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就是时势造英雄,秦朝末 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 项梁拉起来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剑从之,就是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这个时候韩信的情况司马 迁用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投奔刘邦,刘邦让他当什么呢?当个连敖,连敖就是接待 员,公关先生,韩信这个人长得比较体面,是一个帅哥,做做接待工作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的状态也是四个字,未得知名。那么有一次韩信就犯了军法,和几 个同事都犯了军法,依法当斩,一个个拉出来杀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气杀了十三 个,轮到韩信了,把韩信叫出来,要杀他,韩信这时候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夏侯婴,夏侯婴是什么人?夏侯婴是刘邦的哥儿们,从小就跟刘邦一起的, 跟刘邦一起起义,以后当了刘邦的太仆,太仆这个东西翻译过来就是车夫,给刘邦驾马车的,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这个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部长,是部长级的 官员,他是一个诸侯王,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部级了,韩信看见夏侯婴了,韩信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 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司马迁用了六个字,壮其貌,奇其行。一看,呀!一表人才,跟他谈谈话,头头是道,不杀了,向萧何推荐,发现一个人才,又给他 换了一个位置,叫做治粟都尉,相当于司务长,所以韩信他参加工作以后,也是郁郁不得志,先做侍卫官,再做接待员,再做司务长,都是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那 么韩信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转变了命运呢?使他成为了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呢?
2006年年初,《汉代风云人物》的讲稿结集《易中天品读 汉代 风云人物》正式面市,起印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5万册,汉代风云人物成功之后,万卫和编导们决定让易中天继续说下去,并选定了三国这个大题目。但 没想到易中天刚开始却拒绝了这个建议,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时间太紧,二是自己对三国不是很熟。如果非让他继续说,他宁愿说自己更有兴趣的《水 浒》。
为了说服易中天,编导到成都去游说,表示三国的框架结构更适合说。但费了无数口舌,易中天还在犹豫,他表示要跟家里商量一下。易中天是个非常顾家的人,到底说不说三国?他后来就去问自己夫人的意见。万卫笑着说,双方能达成一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易中天夫人的功劳。
低酬开讲
虽然同意合作,但当时易中天不知道这个三国能说多大的规模。万卫回忆说:我就说,咱要干就干一年,易老师你把精力都转移过来吧。于是,易中天几乎成了空中飞人,趁周末的时间来北京录制节目,他在飞机上的消遣读物,也变成了《三国志》。
易中天录制节目的速度很快,一般一天时间能录制5集《品三国》,而录制现场也是热闹非常。万卫介绍说,录制节目的小厅不是很大,只能容纳100多人,但最多 的时候现场人数达到了140人。因为房间的通风不好,还曾发生有听讲的女孩晕倒的事件,后来栏目组严格将人数限制在了100人左右。
像刘心武、易中天这样的学者,《百家讲坛》请他们讲课得花多少钱?万卫对此表示,钱对学者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学者,谁不希望自己的成果能扩大影响?他透露,栏目组给学者的报酬不高,主要包括差旅费与讲课费,跟这些学者出书的收入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的。
编导洗脑
《百家讲坛》有10余位编导,他们负责与每一位在《百家讲坛》主讲的学者沟通,刘心武和易中天在荧屏上他们将历史故事讲得充满悬念、一波三折,其实录制前都经过了节目组的洗脑以及痛苦的变异。
山东大学的教授马瑞芳介绍了那个艰苦的洗脑过程:我讲了20年的蒲松龄,他们不让我讲,让我按问题去讲,我开始拒绝了。后来专家和读者反映说这样挺好的。我跟他们沟通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电话一打就一个多小时。现在的电视观众很难伺候。
易中天也没有避免这个洗脑过程。万卫介绍说,易中天刚开始讲汉代刘邦,总是忽视细节。前面都铺垫好了,讲到鸿门宴他说:下面该是你们都知道鸿门宴,就 不讲了。我问他为什么不讲了?他说,这谁不知道啊?我们跟易老师讲,观众想听的就是这个,他们要听您的版本的鸿门宴。
妙语三国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易中天先生于2006年2月12日在《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
首期《品三国》播出后,赞赏和质疑声不绝。比如空城计那段,有人质疑易中天用现代人的视角给司马懿出了三个主意,有些不妥。但易中天不以为然,他说:我用的可能不是古代人的语言,但那情形还是古代的。我说武器也没说机关枪啊,是箭啊,我用了侦察兵,那时候可能还没有这个词,但探子也有啊。更何况,对诸葛亮 空城计的质疑,裴松之等古代学者早就有了,又怎么是现代人的视角! 易中天认为,任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有三种面目,历史上的本来面目,称之为历史形 象;小说、戏剧和文学艺术中的面目,称之为文学形象;民间信仰、民众风俗和一般人心目中的面目,称之为民间形象。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叫历史意见; 站在现今人的立场上去看历史,叫时代意见;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去看历史,叫个人意见。《三国演义》是三国的文学形象,而我重点要讲的是历史形象。
易中天虽然运用了很多当代语言和诙谐说法,但他反击了那些认为他是戏说的观点。正说不是一本正经地说,也不是严肃地说。而是说,我说的历史是有根据的,依 据了正史上的记载。但如果你问,正史就符合历史吗?那我就不能保证。但反过来,戏说却一定是臆造的。对于三国中曹操、刘备等争议性人物,易中天表示他没 有倾向性,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还历史原貌。
易中天讲演时声情并茂、举手投足间透出自信,俘虏了无数易粉的心。而他易中天有趣的讲课方 式更是让易粉们津津乐道,比如在《品三国》中,易中天评价关羽说:民间把关羽奉为财神,什么民营企业啊,个体户啊,家家供个关羽当财神,这说明什 么?难道他们的钱是靠打架抢来的吗?……
易中天先生说他讲三国,是站在平民的立场,通过现代视野,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总的在于普及中国传 统文化,引导中国老百姓,使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性。从现代学术的观点,这是对人类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文学、民俗学、伦 理学的综合运用。人的本质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震撼影响
易中天火了,成为了文化偶像。很多媒体说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百家讲坛》,是这个节目让他出的名。其实《百家讲坛》应该感谢易中天。电视毕竟不如纸读物更容易贴近百姓。书则完全不同,时间绝对由自己支配,可以重复看无数次。
其实《百家讲坛》的主要贡献是请了这些人去,让老百姓与学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所以,百家讲坛要感谢易中天,感谢刘心武,不要看着他们的书火了,都说是百家讲坛的功劳。
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学魅力。中国老百姓都2000多年的时间不知道三国真相是什么了,能不急么,他们都有知情权啊。易中天满足了他们的权利,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点灯人,你说他能不火吗?
还有一点:有许多人评价易中天,不过世人只会记住易中天而不会记住那些人!易老师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人物作品 《〈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艺术教育学》重庆1989 《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学术文库》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2001 《新译国语读本》三民书局1994 《中国: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国文化现象解密》海南出版社1995 《闲话中国人》华龄出版社1996、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邓晓芒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你好,伟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 《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书生意气》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穿透灵魂之旅系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艺术的特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006 《品人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2006 《读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2005 《大话方言》香港三联2004、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文汇出版社2005 《品三国——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东方出版社2006、2007 《品三国——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成都方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帝国的终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易中天读史(全四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谈录》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高高的树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文火慢熬》曾在《小说界》杂志上发表,将出版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我山之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书生傻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中国智慧》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 《易中天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5月

经典语录

1.诺,相当于现在的OK。

2.清朝入关前将领们都学三国,把《三国演义》印了一千本,发给各个将领作内部文件……

3.如果别人惹你一下,你马上扑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这是什么,螃蟹!韩信肯定不是螃蟹。

4.我被你雇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

5.桓帝和灵帝都是不适合当皇帝的……灵帝的爱好是文学艺术和建筑艺术。他对于建筑还是颇有研究的。他成天搞研究,结果在皇宫里搞成了一个自来水系统!而且他还要在全城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宣布:要让全城的老百姓都喝上自来水——你是当皇帝的,不是搞上下水的嘛!

6.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

7.曹操第一个官职是洛阳县北部尉,相当于副县级公安局长。

8.曹操身材短小,估计也就和我差不多吧。跟1米84的诸葛亮比起来,只能算是不合格的残次品。

9.曹操是喜欢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搂草打兔子,收编一些美女什么的!

10.宝贝,你回来吧,好不好?别闹了,跟我回去吧……(曹操劝老婆回家)

11.曹操对各路诸侯说:现在是灭董卓的最好时机——董卓已经把洛阳烧掉了,还劫持了皇帝,基本可以把他定位为恐怖组织了。

12.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地!

13.袁绍整天在家里面大会宾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沙龙,开Party,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这个事情当时就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14.袁术以为皇帝的称号就像现在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标一样,要抢先注册,他以为他抢先注册了皇帝的商标别人就不能把他怎么的了,没想到他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15.袁尚、袁熙哥俩一合计:咱们请公孙康那小子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给做了!这边公孙康也合计:不如我请他们哥俩来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俩给做了……结果是公孙康把那俩给做了!

16.这就使我们觉得袁绍这个人好像有一种天才,凡是对他有利的正确的意见他一定是不听的,凡是对他不利的错误的意见他一定是要听的,那才是怪了。

17.刘备干逃跑这事还是很在行的。他就像海轮上的老鼠,好像总是能第一个察觉到哪一艘船会翻掉……先是跟着公孙瓒打袁绍,然后又跟着曹操打吕布,又跟着袁绍打曹操……

18. 那时候江东的老百姓都称孙策为孙郎,称周瑜为周郎。郎,就是小伙子,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 哥都是喜欢美媚的,所以孙策和周瑜分别娶到了当时最漂亮的两个女孩子……可以说这时的周瑜是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反正我是很羡慕!

19.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被冤枉的——他根本就没盗过什么书,长得也不丑,而且也是一位帅哥,因为周瑜是帅哥嘛,帅哥的朋友……一般也是帅哥。

20.所谓的空城计也是编出来的……诸葛亮搬个琴,摆个香炉,召两个小孩子,在城楼上唱卡拉OK…… 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弹琴,认为是计,说我上去卡拉,你把我OK了?~!

21.武则天拿着那张旧船票,重新登上了后宫这艘豪华游艇。

22.男孩子小的时候不调皮的长大了没出息。

23.由于组成盟军的各路诸侯都在函谷关以东,所以这只部队又被称为关东联军、关东盟军、关东义军~~~简称‘关东军’(--!!!)

24.项羽真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那时的女孩子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了。

25.刘邦呢,这时候正由两个女孩子一左一右侍候着洗脚。可能和我们现代人一样,还搞点足底按摩什么的.

26.韩信,你不是个厚道人!

27.晁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他不!改革,明天变法,像根搅屎棍子,搅得朝廷上下是不得安宁 削藩是要削的,但是不是像你晁错这样急吼吼的。

28.刘邦在多年征战中风餐露宿得个风湿性关节炎啦 ,那倒也是可能的!

29.曹操的所谓‘屯田’,屯,就是生活方式军事化;田,就是生产方式集化。这是相当高明的政策呀!就相当于曹操建立了一个1700多年前的‘生产建设兵团’喏!

30.袁绍要另立新君。有一次把曹操找来喝酒,喝着喝着他掏出一个玉玺,估计是袁绍自己私刻的,跟曹操商量(一只手掂量着,作私语状):‘你看…这个东西,啊…怎么样,咱哥俩干吧~~’

31.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所以袁术总看不起袁绍:‘你看,怪不得是小老婆生的,干不成什么大事~~要立新君就立自个儿嘛,干嘛立别人,多此一举嘛’

32.他们的愚蠢是和狂妄成正比的——袁绍比曹操狂,袁绍比曹操蠢;袁术比袁绍还狂,袁术就比袁绍还蠢。最牛的最蠢~~~

33. 尽管在学者眼中,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No.1,但是一般老百姓还是认水浒、三国。你看,各行各业供的祖师爷,都是三国、水浒里的人物——强盗,拜宋江为 祖师爷;小偷,拜时迁(--!)……剃头的拜关羽……财神也是关羽……依我看关羽迟早会成为婚介行业的祖师爷,因为关羽对于爱情是有追求的。他和刘备在曹 操手下的时候,在攻打吕布之前,对曹操讲:打下吕布后,你要把某某嫁给我。曹操同意了……曹操一看:国色天香!近水楼台我就先得月了——占为己有了。结果 弄得关羽很郁闷。。。

34.剃头的和关羽有什么关系嘛。三国那时候的人是不剃头的,留全发的。只是剃头的和关羽的手里都有一把刀而已嘛~~让我想起有个剃头的贴了一副对联:‘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看了这个谁还敢进去剃头嘛!

35.很多研究历史的人,把历史当作一具尸体,放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刀一点一点地切割,取出肾脏、肝脏、心脏来研究。这也许是一种方法,但我不太喜欢。我是学文学出身的,我觉得面对历史,首先要去感受它的血肉和肌理,其次才谈得上研究。

36.真实的不好看,好看的不真实,因此要有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办法我以为就是妙说。所谓妙说,就是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

37.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上,主持人问我:你自我意识了50多年,自我确证了50多年,应该给自己一个说法了吧? 我不想这么早就给自己写悼词。不过他要问,那就说吧!我给出的说法就是,我好歹还是一个好玩的人。

38. 我把我的演讲风格分成3个境界:其一为正说,也就是以历 史事实为依据,不胡说,不瞎说,保持一种严肃的治学态度;其二为趣说,即在坚持真实的基础上强调表述方式的栩栩如生,为了达到这个境界,我会加进去一 些无厘头的搞笑语言,有时无厘头是必要的,这就像烧菜得加胡椒、味精等调料一样,能极大调动观众的听讲兴趣;其三为妙说,也就是在前两说的基础上对历 史进行分析,给观众以启迪,这是最高的境界。

39.我不是专家型的学者,我只是一个探路的人,是一个趟地雷的人,随时都有可能牺牲。

40.难道孙坚求婚时是这样说的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穿上你的嫁妆,带上你的妹妹,驾着你的马车来.

41. 易中天:《庄子》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故事,有2个儒生去盗墓,盗墓大家知道吧就是偷死人的东西,大儒在外面放风小儒进去偷,进去半天,没动静,大儒就问啦: 伙计,天快亮啦,好了没啊!可他不怎么好问他,于是就吟诗,怎么吟呢,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就说了:这死人的衣服我还没解开呢,我现在 发现他嘴里有一颗珠子~~~可他也不这么说,他也要吟诗,未解裙襦,口中有珠!然后小儒就开始在这个死人的嘴里掏珠子啦,边掏他还要吟诗青青之 麦,生于陵碑。生不部施,死何含珠为?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绿油油的麦子,它长在山坡坡。你活着的时候不捐款,你死了含个珠子干什么?

42.人家捐没捐款关你什么事啊,你就偷人家东西嘛,还要讲大道理,还要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你恶心不恶心,酸不酸啊,虚伪不虚伪啊!

43.舅老爷和姑奶奶,谁的面子大?

44.姑娘是娇客,面子大着呢!

45.悲剧啊!

46.你为了要到这人间来走一遭?什么动机啊?

易中天与诗人空林子

47.要不开个主持人培训班算了,现在媒体都是弱智

48. 我跟你说,现在的人不弱智都当不上领导!

49. 图书馆是纸糊出来的啊?

50.我就没听过评书!

51.三国志怎么描述诸葛亮的:身高八尺,容貌甚伟,这不叫帅哥叫什么?叫伟哥呀?

52.姑奶奶厉害啊,我们说一个女人厉害,管她叫姑奶奶;说生了个女儿厉害,管她叫小姑奶奶.

53.君王治天下,只需按一下。

54.刀是不能随便出鞘的,出鞘是要见血的。

55.人都是逼出来的。

56.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57.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58.过去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酒逢千杯知己少。

59.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60.人生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61.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

62.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

63.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成功,需要敌人。

人物成就 荣登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荣登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荣登2009第四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荣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人物评价

2005年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通俗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平常的一段历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谭盾 下一篇:宫崎吾朗

    相关分类

    hao120健康导航 WWW.HAO120.CC 苏ICP备20209186号